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真心

与J的小聚以一段充满诚意的祷告结束了。

J真诚地问我是否介意她在我面前为我祷告,因为我并非一名基督教徒。我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心里直接感受到的是这位老朋友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祝福,所以就同意了。这已不是J第一次为我祷告。祷告中的字字句句表达了她希望我能得到的力量和祝福,让我倍感温馨,万分感动。

曾经是两个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小毛头,迷迷糊糊地共同踏入社会,如今转眼快十载,我们俩已成熟女,在职场上也累积了一定的经验。J不是我的同学,是我在开工的第一天认识的女孩。她外貌甜美,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脸上总带着笑容,绽放的光芒让人感觉温暖和亲切。在这些优越的条件下,她身上藏着更大的“卖点”─ 她有一颗真诚和善良的心。

J待人诚恳,常给身边的人带来正面的力量,多年前的她是如此,多年后的她还是如此。在任何环境下,J总会主动结识身边的人,积极打破冷冷的气氛,让不熟络的人很快就聊了起来。在忙忙碌碌的职场上,她也会不忘停下脚步和你聊上两句。她会认同并鼓励你在任何方面作出新尝试和改变;她会关心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更会不吝啬于为你的成就欢呼,因为你快乐,所以她也快乐。

J的真我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但令人失望的是,她的真心竟常被人解读成虚情假意。那些盲目的人一开始无法相信社会上会有那么真诚的人,总认为在她和善的面目下藏了什么可怕的心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幸“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J不用刻意去证明或澄清什么,大家就会发现她拥有的确实是一颗难能可贵的真心。

在社会上打滚,纵然“人心险恶”常挂你我心头,但请相信像J这样的人还是会存在的。用一颗真心去感受和认识你身边的人吧!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客串篇”2011年12月23日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被留下来

被留下来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

休息时间,C被留堂,吃不到食堂的美食,听不到喧哗的吵闹声,喊不了同学的名字,心里难受极了!

被留下来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

参加舞会,音乐响起,朋友们双双对对,结伴共舞,穿着朴素的C脸上勉强挤出笑容,假装从容,内心万分失落……

被留下来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

班级聚会,女朋友们围圈分享恋爱经验,C被理所当然地跳过,没人问起,没人觉得她有什么值得分享的…

被留下来的感觉一点儿也不好,

末班巴士向C驶来,C以为是她要搭的那一号巴士,怎知,巴士把车站里的人都载走了,留下她一人,浸泡在寂静的夜里……

被留下来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久违了

不是过得风平浪静,没有话题谈才没登陆这里大做文章,相反的,日子过得太“精彩”了,累垮了脑细胞,连手指都不想在键盘上做最微小的移动。

不知道从何说起,也真的不大想回忆,因为累过了,就算了,再去回忆,又得重新累一轮,不是什么快乐的事,不值得那么做,不值得记录下来……

冷落这个空间好久,今天想留下几句,在微凉的年末,暖一暖这里…

Friday, July 15, 2011

华人、华语


充满魅力的语文,期望越来越多人会重视它!支持讲华语运动吧!

Monday, July 4, 2011

环保工作,你参与了吗?

从前,看见年长的大婶或阿伯在垃圾桶里翻找纸张或空汽水罐时,我心里总忍不住对他们产生怜悯之心,为他们这么辛苦地生活感到些许难过。后来,换个角度来想,其实他们很了不起,因为他们在进行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我们没分类的垃圾中,挑出可再循环物品。大婶和阿伯们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环保战士!

还记得初到台北,听见远处传来的一段优美的音乐,我以为那是哪家人的玩具发出的声音,后来才得知那其实是垃圾车的专属曲子。曲子响遍社区,告知居民们它的到来,好让居民们出来倒垃圾。这垃圾车可挑剔呢,你的垃圾若不是装在政府指定的可降解垃圾袋里,清洁工人有权拒绝收下。若垃圾袋通过,但垃圾并没进行适当的分类,结果那一袋垃圾还是会跟着你回家去的。 居民们走出户外亲自倒垃圾,不但能让丢垃圾的人为自己的垃圾负责到底,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这种做法一举两得,值得我们学习。台湾人对处理垃圾的要求和配合让我打从心底敬佩他们。

到日本一游,也不难发现当地社会非常强调垃圾分类。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箱,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垃圾分类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习惯,是生活的一部份。日本家庭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工作之细,虽然自己没机会亲身体验,但在资讯节目和互联网上也获知不少,他们对垃圾处理的重视也值得我们认真参考。

几年前,我们家为环保的努力由一个蓝色和一个绿色袋子的出现而触发了。当时一家资源回收公司挨家挨户分派这两色袋子,鼓励人们支持资源回收。蓝色的袋子供人们装纸张类垃圾,而绿色的袋子则是用来装塑料瓶、玻璃瓶之类的垃圾。我看到环保工作的推行,便兴奋地给母亲解说,邀她在环保的旅途上一同启程。这样的回收方式进行了一阵子,但不知怎么的,资源回收公司后来不再每家派送袋子,或许是反应不够热烈的结果吧。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继续收集那两大可再循环的物品,因为后来我在住家附近发现了垃圾分类箱,于是便开始把分类收集起来的垃圾,送进那些箱子里,为环保继续尽一分力。

其实,不收集时并没注意到,我们每天丢弃的垃圾中,纸张占了颇大的比例。从糖果盒到广告传单;从饼干盒到披萨盒,一一收集起来,垃圾袋很快就满了。每一次把满满的垃圾袋送到垃圾分类箱时,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在看到分类箱里头塞满了垃圾,知道也有许多和我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努力时,我更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环保工作在本地逐渐受到重视,这的确值得鼓励,也令人感到欣慰。希望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各媒体推行的环保运动,更多的新加坡人也会成为从事环保工作的积极份子,让环保的概念渗透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份!

Sunday, July 3, 2011

成长中的恶魔

最近不知怎的,心中的恶魔突然成长得非常快。

恶魔超越了天使,把天使削弱,变得渺小,让主人几乎快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

恶魔为非作歹,挑出主人许多坏念头,可怕又可恶的念头……

负面的情绪持续加温,旁人无从帮忙,主人很清楚只有靠主人自己想出办法,调整心态才能让他自己跳出这框框,重新建立自己。

主人,请振作起来吧!

Tuesday, June 14, 2011

到底需要多久?

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到底需要多久?

一个人要释怀和接受自己的命运到底需要多久?

一个人要从挫折中觉悟到自己的缺点到底需要多久?

为什么你明明很清楚,但还是给自己虚有的希望?

到底需要多久…到底需要多久…你才会有所领悟,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

Thursday, June 9, 2011

感激不尽

终于实现了愿望!

一直以来想为爸妈写一篇文章,用文字记录对他们的记忆和感激,终于做到了!

非常感激《联合早报》-副刊”不嫌弃我的文章,在我士气跌入谷底时,又拉了我一把,让我回到地面,重拾信心和生命的动力!

感激不尽哪……

Saturday, June 4, 2011

希望越大,失望也大

希望,为一个人的日子增添了期待的色彩。

但当日子一天一天逝去,希望的泡泡缩小,失望的泡泡随之膨大。

像一颗气球,一开始撑满了氢,一鼓作气地往上冲,但时间长了,它就发现自己的体力其实会衰退,必须再回到地面充气。

精力充沛地往前冲的感觉很好,但也要习惯有气无力地往下坠的过程。

Monday, May 30, 2011

献给老爸:《父亲》

他曾是教师、厨师、小贩、德士师傅、保险经纪、风水顾问、企业家、中药批发行董事经理。我没吹牛,你也别误会,他并非一个跳槽频繁者,以上列出的都是他曾从事的正业和副业。每一份工作,他都全情投入,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他活跃于基层领袖的工作,曾连任了十多年的居委会主席,在1996年从王鼎昌前总统的手中接过公共服务奖章,也在2006年获颁教育服务奖(银奖)。在我眼里,他一直是个非常努力生活的人。履历如此光耀的“他”就是我引以为豪的父亲。

在政府极力推行“停在两个”的生育计划下,父亲与母亲毅然生下了我们四个。要扛起一家六口的经济负担,对于当时收入不多的父亲来说可是一大挑战。于是,父亲身兼多职,从白天的正业下班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副业的工作,早出晚归,四处奔波。父亲的努力换来稳定的家庭收入。记忆中,儿时的我们从没少领过零用钱或认为在生活上缺少些什么。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无忧无虑。

尽管工作再忙,时间再赶,父亲总会有办法挤出时间与我们共处。童年回忆因多次的家庭郊游、野餐、庆生会而加倍温馨。热爱摄影的他,也不忘把我们的成长过程捕捉在相片里,让我们至今还能回味当年的欢乐时光。

父亲在我们住家一带小有名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带领居委会为我们这一区的人民服务多年。左邻右舍爱戴和尊敬他,也常常对于他不遗余力的帮助给予肯定。

一天24小时,父亲紧紧地把握住。他精力充沛地面对每一项工作,从不怠惰,也不推托。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体现的活力令我万分敬佩。

退休后,一直像匹奔驰的马儿生活的他被迫放慢脚步。他接下了一项他前所未遇的艰巨任务――与病魔搏斗。要完成这项任务绝非易事,但我相信他会努力用最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一切,与病魔对抗到底。

和许多亚洲家庭一样,父亲在家中扮演着严父的角色。很多时候,心里想要对他说的话到了嘴边却不由自主地溜回肚子里。其实,一直想让他知道他散发的光彩绝对没有因为他缓慢的动作和灰白的头发而减少。他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爸,您辛苦了,请您一定要加油!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天南地北”2011年6月10日

Wednesday, May 25, 2011

能否做到“潇洒自若”?

摘自李永乐先生在“进退”中的段落,觉得很有意思,准确地反映了现实。能做到“潇洒自若”的人真的不多...


“…其实人生大道也很相似,成长中每个人都在争取进步、更上一个又一个台阶,这个冷酷的过程,相互鼓励、扶持的固然也有,互相推挤、排斥,甚至挖陷阱陷害对手的,为数也不少。

人在旅途有时身不由己地,会被外力顺势推上或拉下,因此,良驹未必驰骋千里,劣马也可能抢道居前。跑在前头的庸才,把后面的一些将才挡住去路,让后面的人无法施展所长。

最难面对莫过于一路顺利前进,扮演带头角色久了的人,一旦要退出征途,让贤予人,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得经历一番的调适和挣扎,潇洒自若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人相信不多。…”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客船钟声”-李永乐5月25日

Sunday, May 22, 2011

坚持与改变

一班七岁的孩子正在为一个图片上色。

过了五分钟,同学Z手里捧着他的活动纸,一脸满意,连蹦带跳地向我走来,骄傲地报告:“我完了!”我暂且忍住纠正他语病的冲动,伸手接过他的活动纸,瞥了一眼,发现纸上以乱七八糟的线条,深浅不均的单一颜色铺盖了整个图案。我心里想:胆敢交上这么没用心完成的功课,孩子,你还真的快“完了”!本想张口大骂,好好地教育他一番什么是“用心”,但面对他那无邪的笑脸,我顿时止口,吸了一口气,以温和的语气问道:“为什么你只用了黄色呢?”我想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发挥爱心教育的机会。那孩子笑眯眯地回答:“因为我喜欢黄色呀!”

这时,同学S听见了我们的对话,凑了过来,好奇地看了我手中的活动纸。他毫无顾忌,脱口而出:“咦…这么难看!你为什么涂得这么难看?”哈!这孩子道出了我心中的话。同学Z面不改色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批评,沉着且理直气壮地回应:“因为我不懂得怎么涂得好看啊!”

只是课堂上的一段小插曲,却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多方面都得向大人学习,但事实上,孩子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提醒长大后的我们应有的坚持。

小孩子很坦诚。他们不懂得掩饰。在表达想法时,很多时候他们会直来直往。喜欢的东西,他们忍不住伸手抓住或开口向大人要;不喜欢的东西,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和表达厌恶。长大后,他们掌握了掩饰的技巧,学会察言观色。在适当的时候,对于喜欢的,他们变得不敢追求,也不敢要求;对于不喜欢的,他们会欣然接受,还会把不满的情绪埋在心里。在考虑到环境及身边的人,适当的承受和放手能够成全他人、成就大业,那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若是屈服于大环境、身份压力或恶势力的话,这样的改变就令人遗憾。

小孩子很勇敢,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在面对挑战时,胆量和信心不足的他们会大声地说:“我怕!”在无法达到标准时,他们也会毫无顾虑地承认自己做不到。一个人能认清并承认自己的能力和缺点,就懂得该往哪个方向、领域迈进,找到自己的天地,才能大展拳脚。然而,为了顾及世俗的眼光和成功的指标,有的人勉强应付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务,这样的决定就只会苦了自己,甚至渐渐失去自己。

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这样的改变带来的蜕变是正面还是反面,那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

Friday, May 6, 2011

真金不怕火炼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我一直以为我是“真金”。
 
我一向对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相当有自信。工作七年多,以上司、同事的肯定为准,以自己在工作上的小小成就为傲,我原以为我是“真金”…有我超越别人的一长,经得起任何考验,直到昨天,这一切已面目全非了。
 
我出席了一个重要场合。面对的是有权威的人。正以为我可以堂堂正正,挺起胸膛,以我的成就和能力面对他的考验时,他出了一道题目,把我的自信彻底瓦解了…真的…彻彻底底地瓦解了…
 
我不知道当时的我到底怎么了,竟然会表现得那么弱,那么令人失望。尤其是在那么重要的场合里,我那么失水准,辜负了看好我的人,尤其是我的上司,丢尽了她的脸了!
 
很多人安慰我,尽他们所能说服我那是我一时紧张的错,说是他们的话也无法应对得好…很感激他们的安慰,但自己心里一直无法平复,我自己很清楚我达不到标准。
 
今天我终于哭了。释放出来的眼泪让憋住气的我稍微放松些。

要我释怀,应该得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自尊心太强的我无法咽下那口气(气我自己的那口气)…

原来的我正准备开开心心地步入一个新身份,没想到“新身份”是领到了,但心里却愁云惨雾。接下来,我该怎么面对我自己……带着伤口,感觉相当迷失…

Monday, May 2, 2011

献给老妈:《我生命中的她》

吹风机的“呼呼”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五根粗糙的手指在我那头湿漉漉的及肩短发之中不停地穿越着,尽可能确保每根头发都被热风吹过,水份正在急速蒸发中。手指的主人看见我刚洗澡出来,一头湿发,不安的心情油然而生。她难以入眠,便从睡床上爬起,命令我坐在床边,在她的眼皮下,立即把头发吹干。“这么迟了还洗头!不吹干的话,头痛的毛病再犯,你就知道厉害!”温馨的唠叨声在耳边响起。没错,她就是我敬爱的母亲。

母亲迟婚,但还是生下了我们四姐弟。父亲挑起赚钱养家的重担,而母亲则留在家中全心全意地照料我们一家人的起居饮食。母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没有洗衣机,没有吸尘机,更别说是帮佣,家务事和同时照顾四个小孩的责任使她忙得晕头转向。她的双脚不时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来回走动,双手则不停地处理着家务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贤慧的她除了巴刹和外婆家,足不出户,忙里偷闲时就在家中做些针织品,布置家居。一双粗糙,但特别漂亮的双手就是这么来的。

思想传统的她,在我们四人成长的岁月中,不忘给我们灌输一套套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业方面,她给予我们自由,极少过问,从不施予我们任何压力。除了幼儿园,我们的其他校舍几乎没有她的足迹,就连我们的书包,印象中她也没有检查过。然而,奇妙的是我们四人在学习方面从不敢怠慢。母亲越是没明确要求,我们越是想要为她做到最好。就这样,我们个个在学业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母亲常说她不会疼小孩,是个不会把“爱”挂在嘴边的人。她自己或许没发现,她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母爱,从不失于在她的行为中流露出来。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每当我们其中一人病倒时,母亲就会跟着失眠和焦虑。量体温、目测、肤测、冰敷、灌药,她都刻不容缓。因为外婆告诉她小孩生病可大可小,一不留心,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当了妈妈后的她,谨记在心。

听外婆说小时候,我最麻烦。出生不久,眼睛和脚都出了问题,母亲送我入院后,几乎不分昼夜留守医院。医生、护士好不容易说服她回家休息,但她一踏出病房,听见身后传来婴儿的哭声,她就会焦急地转身奔回病房,看一看在哭的那个是不是我。每一次提起这件事,我都心存莫大的感激。如果生命中没有她,相信我的命运就会完全不同了。

长大后,母亲是我的好听众,是我的精神支柱。每当工作不顺心时,她都会毫无怨言地听我吐了一桶接一桶的苦水。母亲全年无休,一年一年的,把她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这个家,换来了疲惫的身体和疼痛的关节。看见年纪大的她,还要为我操心和照料生活中的点滴,我愧疚不已,但她总是不当一回事,每每回应我:“为了我的孩子,我心甘情愿。”虽然我知道这是绝对不足的回报,但我还是想说一声:“妈,您辛苦了,谢谢您!”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天南地北”2011年5月7日

Monday, March 28, 2011

一个过程

在3月28日的《联合早报》副刊上读了何濛的文章,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何濛

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句话。凡事都有过程,但人们往往只看得到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Sunday, March 27, 2011

不就是一声“谢谢”吗?

女人这天到书局买了些文具,一共$5.15。

到了收银处,女人递了$5.20给收银员。虽然数学超烂,但应付这一题,女人的能力绰绰有余,“不就是找个$0.05嘛…”她想。

收银员熟练的手,接过女人的钱,一眨眼就找了$0.15给她。

“欸…多了$0.10喔…” 女人边走出书局边想。

从前的这女人收到找多的钱时都会表现得很肤浅。她会毫不犹豫,喜出望外地加快脚步“逃离”现场,生怕被发现,被叫回去。她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因为觉得不劳而获地得到了一些钱,真是太幸运了啦!不过,后来,女人从曾当过收银员的朋友那儿听说,收银员站台一天下来后,在结账时,若账目和现金有出入的话,收银员固然得负全责。尤其钱少了的时候,他们只能自叹倒霉,怪自己粗心大意,以致得自讨腰包!

在听了收银员的心声后,女人从那时起,再遇到找多了钱给她的情况下,都会老老实实地把多出的数额归还给收银员。说她心里不挣扎,那当然是假的啦!不过,女人心中难得现身的小天使会立即提醒自己:“没有理由“吞”下收银员的钱啊?那跟偷没两样吧!”

今天,女人又给予机会表现正直了!即便只是区区的1角钱,女人仍坚持将它物归原主。

再次踏进书局,女人看见收银台前排了一些人,那收银员已收工了,正在整理收银机里的钱。女人心想:啊,她会发现少了1角钱的!快,还给她!于是,女人三步并作两步地插入队里说:“不好意思,你多找给我1角钱了。”队里的人都往女人身上投射目光的当儿,女人潜意识地正期待着看见收银员面露感激,且彬彬有礼地说一声:“谢谢!谢谢你!”。

怎知,收银员应声抬头,讶异地看着女人,听了她的话后,面无表情地说:“哦,OK!"。她伸手接过钱,“咚!”的一声,满不在乎地将那1角钱地丢进收银机里,接着快速地低下头,继续整理里头的钱。那一霎间,周围的空气冻结了。

女人抛下旁人莫名其妙的目光,尴尬地快步步出书局。

难道是1角钱太微不足道了吗?就算是,把1角钱归还给收银员的那举动连一声“谢谢”都不值吗?

优雅社会是得由大家共同打造的,不是吗?

收银员,你也未免太冷漠了吧……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天南地北”2011年4月9日

Saturday, March 19, 2011

Slanted

除了这星期五的“小惊喜”,到目前为止,2011年的生活片段都相当不愉快,不顺心。

就连刚才停车时,楼上的邻居大叔也要给我目前这衰运的人生补上一刀。

慢着! 容许我先给你简略地介绍这位大叔。

大叔他洗车功夫一流,每星期都会推着一车工具在楼下洗车,但重点是我从来没有看过他驾车。有几次傍晚碰见他时,他都是乘搭公车回来的。

今天,当我在停车时,碰巧他也在旁边为他的宝贝车子“美容”。我一下车,他就说:“Your parking quite slanted huh..… ”坦白说,我觉得还好,当然没有90平行度的直。其实,我在下车时,我已知道车子并没有停直,但就觉得还好,也没妨碍到其他人,所以就懒得调整咯!

听到大叔说的这句话,我当时想:是不是他需要更大的空间为车子“美容”,我的“歪了”的车子让他觉得不舒服吗?于是,我就说:“Ok, I adjust a bit…”他连忙回答:“No no, it's ok for me. Just that sometimes I see your parking, slanted hor, maybe got to do with your judgement la. " 当下,我尴尬地勉强挤出礼貌的笑容,但心中的打火机已经“嚓、嚓”响地点起了一把怒火。

My OS:“slanted so what?! it's still within the lot! judgment not good so you want to teach me?? How often you see me slanted?? Sometimes mah, most of the time still straight and good mah!! Urgh....”

不是我排斥批评,但他的“sometimes I see your parking” 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有一种一直被监视,现在才发现的感觉。

冷静下来,才觉得是自尊心在作祟…“自尊心”这玩意儿太强了。它不容许任何人戏弄它,无视它。稍稍地被触碰了一下,它就像含羞草,第一时间自卫地卷缩起来,拉响警报,给大脑传送不悦的讯息。

讨厌大叔多少破坏了我今天的心情,而且我相信他的话今后会在我停车时一直浮现脑海!

正面看待这件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灵伤害”,不过相信它应该会是今后督促我改进我的“judgement”的一句话吧!

这或许是人们说的“有批评才会有进步”吧……

好啦好啦,我会反省的…但是,哎呀…还是很受伤咧!真的有那么糟吗?!呜…呜…呜…

Wednesday, March 16, 2011

镇定的日本老奶奶

“城废 家毁 人亡” 

3月16日《联合早报》上的一张照片标上了这六个字。

区区的几个字竟道尽了数日来日本人民经历9级大地震后的惨境。

上星期五,正在办公时,突然听见同事惊喊:“Earthquake in Japan! Oh no!” 我不禁地叹了一口气,又一场劫难降临,世人又有难了。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印象太深刻了。我天天紧追各媒体的报道。新闻不断更新,故事不停道出,字字句句催人落泪,悲痛之情久久无法挥去。

如今,轮到了日本。最初,我不大敢看新闻。知道大概的情况,但灾民逃难的具体叙述,我并没有详细阅读,因为我知道那种揪心难过的感觉又会回来的。

直到前天3月14日,我拿起《我报》时,看见了一张照片。

一名军人背着一位年迈的老奶奶。军人用强而有力的双手在身体两侧扣紧了老奶奶的双脚,用壮硕的身体撑起了她的身体。他喘着气,面无表情,但脚步坚定。老奶奶虽面露倦态,但眼神淡定。她没有号啕大哭,没有垂头丧气。一双皱巴巴的手搭过军人的肩,老奶奶牢牢地稳住在军人背上的自己。看到这一幕,我脑海里不禁闪过另外六个字-镇定、坚强、勇敢。

细读新闻时,才了解到老奶奶已经69岁了。她那被海啸冲走的新家是儿子最近借了很多钱来盖好的。儿子一家刚好不在国内,留下她一个人面对海浪的洗劫。原来她已经流过泪,但她很快就收拾起心情,振作起来。

老奶奶说:“这,就是人生。”

读到这一句,我很惭愧。身处危机重重的灾区,老奶奶能如此镇定,如此勇敢。我很敬佩她,也很敬佩日本人在面临危机时的镇定和勇气。

灾情日渐恶化,各种难题犹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冒出。握着各国支援队伍的手,接受各国人民的热心相挺,在镇定的日本人的勇气中,祈愿日本能撑过考验,尽快重见天日。

                       《联合早报》-“交流站”2011年3月18日

Tuesday, March 15, 2011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March holidays started full swing with 2 full days at the workshop name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Learnt quite a few tools that I can use to evoke creativity of pupils.

All along, I have thought creativity is an innate ability, either you have it or not. I associate creative people with arts (e.g. music, art & craft, drama) and they are the ones who appreciate beauty which most mortals may not neccessary identify or share. Well, i must say I have somewhat changed my perceptions.

John Yeo is the lecturer (facilitator) of this workshop. He is inspiring and through applying the tools, he wants us to experience the process of stimulating creativity. I'm actually rather surprised to find that creativity can be evoked step by step, venturing into our untrodden part of the brain to rediscover our limits or rather to realise that there is actually no limits. Something abstract can be led by tools which are  concrete. Hmm..interesting...

Although the links to my daily lessons have yet to be established (declaring that I have just registered into the "incubation"period), I thought some words of wisdom which I have picked up from this workshop can be applied in our lives. John showed us a video clip "Everyday Creativity with Dewitt Jones", some highlighted words taken from the video: "Tak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ings; never be afraid of failure; place yourself in the place with greatest potential, be patient!"

My take away: We are beings with lens, seen or unseen, there are times when we need to change lens to view things. As we change lens (just like in photography, coz Dewitt Jones is a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grapher), we change perspectives then things would be presented very differently in front of us and consequently our understanding will change, it is that moment when creativity emerges and new ideas bloom. Something to digest over the week....

                                        

Sunday, March 13, 2011

就这样开始了

许久前已开始探索这里的世界,但始终提不起劲儿开始在这里生活,按时为这户口注入生命。可能有时真的得随缘吧,时机到了,一切就顺其自然,就在今天,手指突然蠢蠢欲动,不知道哪儿来的小活力,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启动了这里的生活。

曾听人家说过人们内心深处都有着想要对外曝露内心世界的欲望,博客就提供了这么一个平台。我也是吗?或许吧…

把脑电波中传达的话语记录在这里,除了给自己多一个发泄情绪的管道,也想开始尝试多用文字记录心情,整理思绪。

生日快乐,会说话的脑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