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30, 2011

献给老爸:《父亲》

他曾是教师、厨师、小贩、德士师傅、保险经纪、风水顾问、企业家、中药批发行董事经理。我没吹牛,你也别误会,他并非一个跳槽频繁者,以上列出的都是他曾从事的正业和副业。每一份工作,他都全情投入,尽心尽力做到最好。

他活跃于基层领袖的工作,曾连任了十多年的居委会主席,在1996年从王鼎昌前总统的手中接过公共服务奖章,也在2006年获颁教育服务奖(银奖)。在我眼里,他一直是个非常努力生活的人。履历如此光耀的“他”就是我引以为豪的父亲。

在政府极力推行“停在两个”的生育计划下,父亲与母亲毅然生下了我们四个。要扛起一家六口的经济负担,对于当时收入不多的父亲来说可是一大挑战。于是,父亲身兼多职,从白天的正业下班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副业的工作,早出晚归,四处奔波。父亲的努力换来稳定的家庭收入。记忆中,儿时的我们从没少领过零用钱或认为在生活上缺少些什么。我们过着舒适的生活,无忧无虑。

尽管工作再忙,时间再赶,父亲总会有办法挤出时间与我们共处。童年回忆因多次的家庭郊游、野餐、庆生会而加倍温馨。热爱摄影的他,也不忘把我们的成长过程捕捉在相片里,让我们至今还能回味当年的欢乐时光。

父亲在我们住家一带小有名气。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带领居委会为我们这一区的人民服务多年。左邻右舍爱戴和尊敬他,也常常对于他不遗余力的帮助给予肯定。

一天24小时,父亲紧紧地把握住。他精力充沛地面对每一项工作,从不怠惰,也不推托。他在忙碌的生活中体现的活力令我万分敬佩。

退休后,一直像匹奔驰的马儿生活的他被迫放慢脚步。他接下了一项他前所未遇的艰巨任务――与病魔搏斗。要完成这项任务绝非易事,但我相信他会努力用最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一切,与病魔对抗到底。

和许多亚洲家庭一样,父亲在家中扮演着严父的角色。很多时候,心里想要对他说的话到了嘴边却不由自主地溜回肚子里。其实,一直想让他知道他散发的光彩绝对没有因为他缓慢的动作和灰白的头发而减少。他一直是我们的骄傲,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爸,您辛苦了,请您一定要加油!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天南地北”2011年6月10日

Wednesday, May 25, 2011

能否做到“潇洒自若”?

摘自李永乐先生在“进退”中的段落,觉得很有意思,准确地反映了现实。能做到“潇洒自若”的人真的不多...


“…其实人生大道也很相似,成长中每个人都在争取进步、更上一个又一个台阶,这个冷酷的过程,相互鼓励、扶持的固然也有,互相推挤、排斥,甚至挖陷阱陷害对手的,为数也不少。

人在旅途有时身不由己地,会被外力顺势推上或拉下,因此,良驹未必驰骋千里,劣马也可能抢道居前。跑在前头的庸才,把后面的一些将才挡住去路,让后面的人无法施展所长。

最难面对莫过于一路顺利前进,扮演带头角色久了的人,一旦要退出征途,让贤予人,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得经历一番的调适和挣扎,潇洒自若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人相信不多。…”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客船钟声”-李永乐5月25日

Sunday, May 22, 2011

坚持与改变

一班七岁的孩子正在为一个图片上色。

过了五分钟,同学Z手里捧着他的活动纸,一脸满意,连蹦带跳地向我走来,骄傲地报告:“我完了!”我暂且忍住纠正他语病的冲动,伸手接过他的活动纸,瞥了一眼,发现纸上以乱七八糟的线条,深浅不均的单一颜色铺盖了整个图案。我心里想:胆敢交上这么没用心完成的功课,孩子,你还真的快“完了”!本想张口大骂,好好地教育他一番什么是“用心”,但面对他那无邪的笑脸,我顿时止口,吸了一口气,以温和的语气问道:“为什么你只用了黄色呢?”我想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发挥爱心教育的机会。那孩子笑眯眯地回答:“因为我喜欢黄色呀!”

这时,同学S听见了我们的对话,凑了过来,好奇地看了我手中的活动纸。他毫无顾忌,脱口而出:“咦…这么难看!你为什么涂得这么难看?”哈!这孩子道出了我心中的话。同学Z面不改色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批评,沉着且理直气壮地回应:“因为我不懂得怎么涂得好看啊!”

只是课堂上的一段小插曲,却让我联想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多方面都得向大人学习,但事实上,孩子们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提醒长大后的我们应有的坚持。

小孩子很坦诚。他们不懂得掩饰。在表达想法时,很多时候他们会直来直往。喜欢的东西,他们忍不住伸手抓住或开口向大人要;不喜欢的东西,他们毫不犹豫地拒绝和表达厌恶。长大后,他们掌握了掩饰的技巧,学会察言观色。在适当的时候,对于喜欢的,他们变得不敢追求,也不敢要求;对于不喜欢的,他们会欣然接受,还会把不满的情绪埋在心里。在考虑到环境及身边的人,适当的承受和放手能够成全他人、成就大业,那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若是屈服于大环境、身份压力或恶势力的话,这样的改变就令人遗憾。

小孩子很勇敢,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在面对挑战时,胆量和信心不足的他们会大声地说:“我怕!”在无法达到标准时,他们也会毫无顾虑地承认自己做不到。一个人能认清并承认自己的能力和缺点,就懂得该往哪个方向、领域迈进,找到自己的天地,才能大展拳脚。然而,为了顾及世俗的眼光和成功的指标,有的人勉强应付自己根本不擅长的事务,这样的决定就只会苦了自己,甚至渐渐失去自己。

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这样的改变带来的蜕变是正面还是反面,那也只有自己才能决定。

Friday, May 6, 2011

真金不怕火炼

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我一直以为我是“真金”。
 
我一向对自己的专业和能力相当有自信。工作七年多,以上司、同事的肯定为准,以自己在工作上的小小成就为傲,我原以为我是“真金”…有我超越别人的一长,经得起任何考验,直到昨天,这一切已面目全非了。
 
我出席了一个重要场合。面对的是有权威的人。正以为我可以堂堂正正,挺起胸膛,以我的成就和能力面对他的考验时,他出了一道题目,把我的自信彻底瓦解了…真的…彻彻底底地瓦解了…
 
我不知道当时的我到底怎么了,竟然会表现得那么弱,那么令人失望。尤其是在那么重要的场合里,我那么失水准,辜负了看好我的人,尤其是我的上司,丢尽了她的脸了!
 
很多人安慰我,尽他们所能说服我那是我一时紧张的错,说是他们的话也无法应对得好…很感激他们的安慰,但自己心里一直无法平复,我自己很清楚我达不到标准。
 
今天我终于哭了。释放出来的眼泪让憋住气的我稍微放松些。

要我释怀,应该得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因为自尊心太强的我无法咽下那口气(气我自己的那口气)…

原来的我正准备开开心心地步入一个新身份,没想到“新身份”是领到了,但心里却愁云惨雾。接下来,我该怎么面对我自己……带着伤口,感觉相当迷失…

Monday, May 2, 2011

献给老妈:《我生命中的她》

吹风机的“呼呼”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五根粗糙的手指在我那头湿漉漉的及肩短发之中不停地穿越着,尽可能确保每根头发都被热风吹过,水份正在急速蒸发中。手指的主人看见我刚洗澡出来,一头湿发,不安的心情油然而生。她难以入眠,便从睡床上爬起,命令我坐在床边,在她的眼皮下,立即把头发吹干。“这么迟了还洗头!不吹干的话,头痛的毛病再犯,你就知道厉害!”温馨的唠叨声在耳边响起。没错,她就是我敬爱的母亲。

母亲迟婚,但还是生下了我们四姐弟。父亲挑起赚钱养家的重担,而母亲则留在家中全心全意地照料我们一家人的起居饮食。母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没有洗衣机,没有吸尘机,更别说是帮佣,家务事和同时照顾四个小孩的责任使她忙得晕头转向。她的双脚不时在家中的各个角落来回走动,双手则不停地处理着家务事,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贤慧的她除了巴刹和外婆家,足不出户,忙里偷闲时就在家中做些针织品,布置家居。一双粗糙,但特别漂亮的双手就是这么来的。

思想传统的她,在我们四人成长的岁月中,不忘给我们灌输一套套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业方面,她给予我们自由,极少过问,从不施予我们任何压力。除了幼儿园,我们的其他校舍几乎没有她的足迹,就连我们的书包,印象中她也没有检查过。然而,奇妙的是我们四人在学习方面从不敢怠慢。母亲越是没明确要求,我们越是想要为她做到最好。就这样,我们个个在学业上都有了一定的成就。

母亲常说她不会疼小孩,是个不会把“爱”挂在嘴边的人。她自己或许没发现,她隐藏在心中的那份母爱,从不失于在她的行为中流露出来。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每当我们其中一人病倒时,母亲就会跟着失眠和焦虑。量体温、目测、肤测、冰敷、灌药,她都刻不容缓。因为外婆告诉她小孩生病可大可小,一不留心,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当了妈妈后的她,谨记在心。

听外婆说小时候,我最麻烦。出生不久,眼睛和脚都出了问题,母亲送我入院后,几乎不分昼夜留守医院。医生、护士好不容易说服她回家休息,但她一踏出病房,听见身后传来婴儿的哭声,她就会焦急地转身奔回病房,看一看在哭的那个是不是我。每一次提起这件事,我都心存莫大的感激。如果生命中没有她,相信我的命运就会完全不同了。

长大后,母亲是我的好听众,是我的精神支柱。每当工作不顺心时,她都会毫无怨言地听我吐了一桶接一桶的苦水。母亲全年无休,一年一年的,把她所有的精力奉献给了这个家,换来了疲惫的身体和疼痛的关节。看见年纪大的她,还要为我操心和照料生活中的点滴,我愧疚不已,但她总是不当一回事,每每回应我:“为了我的孩子,我心甘情愿。”虽然我知道这是绝对不足的回报,但我还是想说一声:“妈,您辛苦了,谢谢您!”


                   《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之“天南地北”2011年5月7日